“延长开放时间”的背后,折射了什么?

时间:2024-07-14 来源:湘伴 责编:刘丹 编辑:王杜

分享到

一年一度的暑期又开始了,“博物馆”迎来客流高峰。为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,目前,全国不少博物馆都延长了开放时间,有的甚至特意增设“夜场”,将开放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点。

今年各地博物馆跟约好了似的纷纷延长开放时间,为的就是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能一睹馆藏珍品的真容。那些商青铜人像、商青铜神树、唐代壁画……也有了更多与现代人“对话”的机会。

博物馆究竟有多“火”?

博物馆的“火”,通过这两年的预约参观可见一斑。

2023年,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,博物馆展览馆超过动物园、主题公园,从2022年的第四名跃升至第一,2023年国庆假期,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;

今年五一,全国超5000万人次打卡博物馆。故宫博物院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场馆“一票难求”。

7月6日,游客在参观故宫博物院

根据美团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今年6月以来,“博物馆”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1%,多家博物馆成关联热搜词组。

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,7月初,暑期全国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%。有媒体报道:门票“一票难求”,广场上站满了研学团。

上海博物馆的“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大展”7月18日才正式开幕,但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截至7月21日可约的门票都已约满。

湖南博物院目前可预约的日期已全部约满。辛追夫人、素纱单衣这些闻名中外的藏品,一直吸引着人们前往探馆,自然也成了众多研学团队的目的地。

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内人头攒动(资料图)

与“一票难求”“取消周一闭馆”等关键词相应的是,今年暑期各地博物馆周边民宿预订比去年增长近2倍。

感受历史余温和地域文化

历史是一堆“灰烬”,但“灰烬”深处有余温。

在曾经风靡一时的奇幻影片《博物馆奇妙夜》中,“历史”和“人文”成为最打动人的内核。影片让人们明白,人类活在当下的同时必须理解,过去和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

《博物馆奇妙夜3》中文海报

就像影片中所展示的那样,其实博物馆的展品,都是“活”的。而如何去体验它们的“活”,就需要我们透过其简介、外观,甚至细微的肌理,穿透时间的幕墙,望进历史的深处,去感受它的余温。

比如湖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皿方罍,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,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,被誉为“外形与内涵”兼具的“神品”。

历史与人文,是文旅融合发展的“支点”,也是地域文化的内生张力。当人们热衷于到某博物馆“打卡”,实际上就产生了游客与当地文化的勾连。

人们在良渚博物馆感叹“中华第一城”;在敦煌博物馆领略古代的文化融合;也在三星堆博物馆刷新对巴蜀文化的认知;在湖南博物院感受文博题材新视觉京剧《皿方罍》带来的震撼……

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、湖南博物院联合打造的文博题材新视觉京剧《皿方罍》在湖南大剧院上演

所以有网友说,想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博物馆,它可以多角度展现从古至今文化、生活、艺术的变迁与改革。

也因此,现在的博物馆,不仅成为年轻人学习历史知识的必到“打卡点”,也成为“研学”的热门选择地。

博物馆“火”了之后

如何响应新期待?

文博看展、文化演艺、国风国潮如今已是旅游新风尚,“沉浸式”畅游博物馆也已成为年轻人的新宠。博物馆“迷弟”“迷妹”们的年龄也在下降。

6月7日,由湖南博物院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联袂打造的“生命艺术——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”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举办

在暑期,以“公益”和“求知”为特色的文博展馆,成为越来越多家长“遛娃”的好去处。

历史文化及非遗传承类、红色研学类、自然科普类等研学活动更是吸引了中小学生的踊跃参与。

7月9日,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,小朋友们参观余荫山房

但随着参观、研学人数的不断上升,也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比如千篇一律的讲解词已难以满足不同研学群体的个性化需求。

虽说现在有语音导览,但在面对思维活跃、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中小学生时,简单的人机互动很难实现充分的交流。

博物馆讲解供求矛盾的背后,反映出目前博物馆运营存在的挑战。有的省级博物馆最佳参观人数是每日8000人次,现在暑期每天人流常常达到1.2万至1.3万人次,显然是超负荷运转。

要缓解矛盾,博物馆自身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之外,显然还须借助社会力量。

比如南京博物馆对社会讲解持开放态度,采取提前审核预约制度,预约时要提交讲解词,带团导游在申请通过后,可以领取临时讲解证。

丰富专业讲解、公益讲解,招聘社会讲解志愿者,甚至定期安排专家讲解,都是最大程度扩充博物馆讲解力量的办法。

旅游和经济发展、教育和文化传承,都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所在。

博物馆的“火”,证明人们对其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可,而要更好地回应这种认可,博物馆就要进一步为社会搭建起全面、立体、稳健的博物馆服务平台,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。

责编:刘丹 编辑:王杜

来源:湘伴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